2013年8月21日 星期三

陳世美史實

你們也許聽過「陳世美」這負心男人的代名詞,關於其的故事也許有曾聽聞:大意為宋朝間有狀元陳世美成為駙馬。原妻子秦香蓮入京尋夫,惜陳世美不認,反將她滅口幸不果。終秦香蓮到包拯處控告陳世美。陳世美自以為國戚,強詞狡辯,但敵大不過包大人的公正嚴明。最後用龍頭鍘刀鍘死陳世美。 

雖則陳世美真有其人,但原來包公鍘世美只為虛構故事一則。實情陳世美乃清代官員,據《均州志·進士篇》記載:「順治十二年,乙未科史大成榜,陳年穀(即陳世美原明名),官貴州思石道兼按察司副使布政司參政。」陳世美為官忠忠直直、人品高尚、為官清廉,只與其第二任妻子秦馨蓮相依終老;而且於清代駙馬要求只可為滿族,一位漢族官更無可能駙馬。更不可能的就是一位清朝官吏怎可能出現於北宋? 

但為何會有「包公鍘世美」,就因為其的同窗好友仇夢麟與胡夢蝶所為。他們倆本想向已為朝廷命官的陳世美以關係求一官半職,但陳世美不願徇私,拒絕了他們倆的要求。在心懷怨恨下,就把戲曲《琵琶記》的情節來過二次創作,把戲中忘恩負義的男主角換成陳世美,又將背景轉為北宋年間,結果就出現這誤傳,使陳世美背上污名。

明太祖之文字獄

(圖片頡自「瘋狂歷史補習社」)



中國歷史上有兩位「平民皇帝」,除了漢朝開國皇帝,曾與西楚霸王項羽周旋的漢高祖劉邦外,另一位就是明開國之君太祖朱元璋。說到朱元璋的殘忍,任何人都知曉其曾砍殺開國功臣、廢宰相、以及大興文字獄。明末清初經學家黃宗羲《明夷待訪錄》指出:「有明之無善治,自高皇帝罷相始也。」亦以此結論。

朱元璋暴政尤以文字獄最為人非議,故意從作者的詩文的字裡行間中摘取字句,斷章取義地另有解讀,以此羅織成罪,就算本為恭維的說話也以此引來殺身之禍。有部份更會誅連九族,連家人和親戚都受到牽連。根據後世史家統計,因而遇害者多達五萬人之多!以下就舉幾個較為耳熟能詳的例子:

北平府學訓導趙伯寧替人作《萬壽表》,中有「垂子孫而作則」句。此句本為稱讚皇帝能以身作則,立下無數功德,可惜在朱元璋解讀下,「則」與「賊」在北方話上同音,結論是認為罵他做過賊,犯下欺君大忌,一概處死。

尉氏縣教諭許元有作《萬壽賀表》,內有「體乾法坤,藻飾太平」八字,但「法坤」被讀為「發髡」(即光頭),「藻飾太平」當作「早失太平」,有暗諷明太祖「髮髡」和「早失太平」之意,結果許元論死。

常州府學訓導蔣鎮作有《正旦賀表》,本為地方官逢新歲寫表祝賀,然而其中有句「睿性生智」,「生」與「僧」同音,被視為罵太祖當過和尚,被誅。相類例子包括德安府學訓導吳憲,〈賀立太孫表〉寫有「永紹億年,天下有道,望拜青門」,但因「有道」曲解為「有盜」,當誅;懷慶府學訓導呂睿曾寫「遙瞻帝扉」,唯「帝扉」暗示為「帝非」,亦當誅。祥符縣學教諭賈翥也作有《正旦賀表》,內有「取法像魏」,惜「取法」音同「去髮」,影射「和尚光頭」;「象魏」也有影射把朱元璋比作曹操之意,因此同樣被誅。 另有亳州訓導林雲所作之表箋,內容「式君父以班爵祿」一語,然而「式君父」被朱元璋念成「失君父」,變成一種詛咒又誅。

不單對為官的士大夫,就連僧人也不放過!當時僧人來復作詩,本為歌訟皇帝恩德,但其中「金盤蘇合來殊域、自慚無德頌陶唐」兩句,朱元璋認為「殊」可拆解為「歹」、「朱」兩字,影射他是賊子出身;「無德頌陶唐」,更是譏諷他無德,於是下令將僧人斬首。更離譜的就是:有次朱元璋微服出巡,途經寺院,敝見廟內有布袋佛詩:「大千世界活茫茫, 收拾都將一袋藏。畢竟有收還有散,放寬些子也何妨。」可是朱元璋看到之後,又尋章擇句,無限聯想,認為這詩諷刺了朱元璋的苛政。最終把該和尚廟裡的和尚都殺頭。

最後例子有更為人熟識,連中學課本都有記載的「光天之下,天生聖人」。此事出自《二十二史劄記》中《明初文字之禍》有記:「杭州教授徐一夔賀表,有『光天之下,天生聖人,為世作則』等語。帝覽之大怒曰:「『生』者,僧也,以我嘗為僧也。『光』則雉發也,『則』字音近賊也。」遂斬之。」其餘例子更不勝枚舉。

更瘋狂是他連經典《孟子》也不放過,皆因《孟子》內充滿如「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臣弒其君,可乎?曰:賊人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暴其民甚,則身弒國亡」的字句,朱元璋認為有傷國君的尊嚴,甚至表明如生在今日必斬之!最後共砍掉《孟子》原文85條,只剩下100多條,編了一本《孟子節文》,又專門規定, 科舉考試不得以被刪的條文命題;同時宣布「罷免孟子配享孔廟」,將孟子的牌位撤出孔廟;甚至警告有意上奏反對的大臣們,誰也不許再說,否則以「大不敬」罪處死。

出現數量之多的文字之禍,事原明太祖出生窮寒,也曾當了遊方僧四年到處行乞討吃,甚至落草為寇,很忌諱他人重提該段落泊的歷史,連最具代表僧侶的光頭亦包括在內;且其文化水平甚低,生性多疑,有感「文人善譏訕 」,怕文人會用各種文字以隱含對其批評或暗藏造反語句,故無中生有興文字獄,企圖控制思想、消滅異端思想,籍以防止水能覆舟,藉以穩固君權。可是這些手法卻製造白色恐怖, 成為部份史學家認為明朝政局黑暗之論證。

2013年8月11日 星期日

富士山下的青木原樹海


《富士山下》MV一段

「攔路雨偏似雪花,飲泣的你凍嗎,這風褸我給你磨到有襟花...曾沿著雪路浪遊,為何為好事淚流,誰能憑愛意要富士山私有」這正是由香港歌手陳奕迅所唱的流行曲《富士山下》之歌詞,作詞者林夕將一個男孩如何跟一個女孩說分手的故事寄意在歌中,內容旋律及意境皆很有畫面,可謂上佳之作。不過同時有意見認為整首歌實情是有絃外之音,所講述關於自殺者的故事,這因為除了歌中有不少與死亡有關的意象,歌曲名富士山下更是隱含了一個駭人聽聞的地方 - 青木原樹海,亦即傳聞的自殺森林。







青木原樹海(青木ヶ原樹海/Aokigahara Forest)位於山梨縣日本國山:富士山山麓的一個原始林地域,佔地約30平方公里。由於與世界著名的風景區富士山毗連,因而同時間發展成為著名的觀光景點,政府亦有設下露營營地等公共設施。從鳥瞰下望這地方,只覺得風光明媚,生態價值應該極為豐富且珍貴的地方。然而奇怪就是,在每處能通往樹海的入口,竟豎立數量異常之多的標語,這不是單純地叫遊人小心步行或探險,更多是用來的勸人珍惜生命的標語!看倌可想像,遊行玩水本是賞心樂事,怎可能出現奇怪的勸告標語?這全因自上世紀70年代起,這個原本應當優美的樹林成為日本自殺勝地的首位,甚至當地警方都會定期進行撿屍行動。 



 樹海內部環境幽暗
在樹海內部,儘管是大白天,但因為內裡古木參天的環境也是不見天日,甚感陰沉,要找到一塊完全被黑暗包圍的地方並非難事;而此處屬於火山附近,地下蘊藏豐富的磁鐵礦,使指南針失靈,就是換上GPS都無法正確探測位置,同時該處生長的樹種單一,讓人容易迷失方向。有意自殺的人士就是看中交通便利又兼具高度隱密的特點,選擇在此進行自我毀滅。香港有線電視旗下的一個受歡迎的靈異節目《怪談》,於2008年及2013年曾經兩次進內拍攝靈探節目,其中首次的日本不思議手記系列更是於晚上時間進內。有曾進內的工作人員表示,內裡氣氛寂靜無比,了無生氣,甫進入範圍就容易頓感整身不舒服及不自然,差不多花上半天的行程根本連任何一種細小的動物都無所發現,包括樹林應有的鳥聲與蟲鳴;而參與其中的同行者:著名風水師司徒法正在節目內認為氣氛詭異,更闡釋若有人情緒低落,內心不安隱甚至有自殺傾向,或會特意到此使內心清靜,但誰知會受到蕭條的環境影響,會產生一種期望長留此地的想法而有自我毀滅的行為,他更聲稱樹林內部充斥大量山魅及孤魂之類的靈體,整夥人更找不著中途留下的記號而差點兒迷路。而第二次的「鬼之咒 – 東瀛十三」系列,還有工作人員多次不慎踏進被樹葉覆蓋的隱印坑洞的場面,節目主持梁思浩也在樹海中拾到包括剪刀及安眠藥等根本與行山無關的物品。 


《怪談》日本不思議手記節目中一段

環顧過往歷史,首次出現在青木原樹海的大規模喪命事件源於日本戰國時期,該處時為著名武將武田信玄的管轄地帶,但有次戰敗後整隊約有十萬名士兵的軍團退守樹林,但之後無一步出。在19世紀,當時封建的日本遭受了嚴重的饑荒,青木源成了是窮苦人家通常棄嬰和處理老年人的地方。據統計,就有差不多百萬的可憐民眾被棄於此,成了日本坊間家傳戶曉的靈異地方。在近代,有部份人受到一本名為《蕭瑟樹海》的小說 - 內容正是講述主角最後到青木原樹海服毒自殺的悲劇 - 以及某些專門教人自殺的書所影響,紛紛到此了結自己生命。再者日本觀念與基督教思想中對自殺的看法完全相違,基督教認為是一種罪孽、懦弱及浪費由天父賜與的生命的自殺行為在日本文化卻被視為一種對失敗負責的行為、一種謝罪的形式。認為生命應如同櫻花「刹那芳華更為絢爛」,人的生命亦如櫻花的刹那芳華及瞬間的寂滅使其短暫的繽紛更為絢爛;還有羊群效應等,就成為青木原樹海變成自殺勝地的歷史因由。


內裡發現的懷疑用作自殺的麻繩

由於進入樹海自殺的新聞及報告增多,自1970年代開始,當地警方以及自願者都會在每年的秋天進行大規模的撿屍行動,動用人數有600人之多!因為內裡容易使內進者迷失方向,為免出現因有人有入無出而造成意外,他們唯有運用綑繩的方法,以繩子纏腰身體,一個接一個,最後的一個則會將繩子綁在樹林外的汽車或警車,再小心翼翼進行地氊式搜索。有線電視《怪談》工作人員亦用此方式進入樹林進行探靈。由於在到當地自殺的多是以上吊方式,故林中樹枝會發現為數不少的粗麻繩;除如恆河沙數的遺物外,亦發現不少各式其式的遺書,甚至有自殺者把私家車駛進內部,在司機座位放上親筆遺書後就進入樹林深處自殺。


被撿獲的自殺手冊


釘在樹木中的遺書

據統計,樹海中所發現的遺體已達數千多具,在大搜索開始幾年,搜尋到的屍體穩定在20具左右,可是十年前這個數字大大增加。1994年發現57具屍體,到1999年已達創紀錄的70多具屍體,2002年,在森林裡曾發現78具屍體。如今每年在森林中發現至少100具屍體。有見及此,政府自2009年伊始就不允許日本國內任何電視台報道包括撿屍行動在內的相關新聞,以防再有人會有樣學樣。 

在這裏研究逾30年的日本地質學家早野梓,就經常被指派去密林中搜尋自殺者的遺體。在數年前領導一支攝製隊深入樹海中,直擊自殺之森內的腐屍掛樹、骸骨遍地的駭人情景。每次見到都只有對隨意放棄生命者慨嘆,他表示:「我認為自殺不可能讓自己變成英雄。這不過是互聯網時代,人們終結自己生命時採取的一種非人性的、孤獨的方式。」並希望想過自殺的人請花點時間好好思考一下,凡事樂觀點。

 (source:
1.《怪談》日本不思議手記 - 自殺森林,香港有線電視,2008
2.《怪談》鬼之咒 – 東瀛十三 - 自殺森林,香港有線電視,2013
3.《現代啟示錄》自殺森林&厲鬼傳說,台灣青森電視台,2013
4.《新聞娛樂通》日本恐怖的自殺森林,台灣中天電視台,2013
5.《晶報》日本富士山下有片“自杀森林”每年逾百人陈尸,成头号“自杀圣地”,深圳報業集團,4/2012
6. http://www.yaochanglai.com/archives/87.html (日本的自杀森林)
百度,維基百科相關條目不等)

2013年8月9日 星期五

白卷英雄張鐵生

大家在考試時,不難發現不懂回答的題目。有的明智學生或許盡其量作一個答案,期望可僥倖答對幾個關鍵字句拿部份分數;不過直接留白也不少。但若果全卷都不懂作答呢?那就真的交白卷。最後成績當然得了蛋,然後給老師家人大罵!但世上總有新奇事,交白卷竟能做英雄?事實上真有其事,就是出現在顛三倒四的「文化大革命」紛亂時期。 

是次主人公叫張鐵生,遼寧省興城縣人。1973年6月,只得初中畢業的他被縣裡推薦考大學工農兵學員,不過在進行統一文化考試(與現時內地高考相約)的物理化學考試中,卻有大部分考題不會回答,當然唯有交下白卷。然而他即情急智生,竟試卷背面寫信,內容包括「本人自一九六八年下鄉以來,始終熱衷於農業生產,全力於自己的本職工作。」、「說實話,對於那些多年來不務正業、逍遙浪蕩的書獃子們,我是不服氣的,而有着極大的反感...」以及「考試被他們這群大學迷給壟斷了...我不忍心放棄生產而不顧,為著自己鑽到小屋子裡面去,那是過於利己了吧。」之類的字句,總之就是要求學校體諒自己「寧勞動不讀書」的苦心以期一搏;當然亦誠實地寫下自己沒溫習的事實(「翻書也能得它幾十分嘛!」)。最終整過考試事間就用來寫了寥寥400多字的信,答題自然沒寫過任何字! 

此種做法,若果是現代的教師批改的話,當然只在卷上畫上一個紅色大交叉!頂多在後頁補寫「文體出眾,若果這是作文卷或能滿分,不過此份不是」之類的「評語」。可是當是正值光怪陸離的文革時期,當時人們以勞動就是一切以及毛澤東思想為信條,見到其因為勞動不惜犧牲一切的激昂言論,自然感動流涕,其後在遼寧日報刊登,以《一份發人深省的答卷》為題,指出內容「提出了教育戰線上兩條路線、兩種思想鬥爭中的一個重要問題」,並讚譽頗有見解,發人深省。「四人幫」更對張鐵生交白卷的做法贊不絕口,甚至稱讚其「真了不起,是個英雄,他敢反潮流」;各地報章同時紛紛轉載此信。信息再其後給文革時期重要政治人物毛遠新得悉,給予格外開恩,張鐵生的命運從此改變:1973的秋天先被鐵嶺農學院畜牧獸醫系錄取並被破例發展為黨員。1975年再鯉躍龍門當選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甚至得到「四人幫」江青和王洪文的接見;及至升任鐵嶺農學院領導小組副組長,黨委副書記,官媒封其為「白卷英雄」,成為當時紅衛兵的學習對像兼偶像,風頭可謂一時無倆。 可

是他風光時後特別短,因亂而來的一切在恢復應有秩序後自然受到整修,1976年「四人幫」終於被捕,文革漸漸落幕;昔日作為英雄的張鐵生亦期間被捕,被撤銷所擔任的職務和開除黨籍。1983年,錦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以「反革命」宣傳煽動罪、陰謀顛覆國家政權罪,判處有期徒刑15年徒刑、剝奪政治權利3年。及後終1991年10月16日獲釋。當然啦,交白卷怎能得到稱訟!?

張鐵生白卷背後信件真跡